Toggle navigation
財團法人長春防災基金會
財團法人長春防災基金會
認識長春及年度報表
創辦人的話
董事長簡介
沿革
113年度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11年度及112年度)
112年度工作報告及財務報表
112年度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10年度及111年度)
111年度工作報告及財務報表
111年度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110年度業務預算計畫
110年度工作報告及財務報表
109年度業務計劃書
防災科學教育館
防災館導覽員培訓導覽員培訓
公益講座與捐贈
防災產業產品
證照訓練
防火管理人
保安監督人
開班列表
班級介紹
線上報名
最新消息
活動訊息
註冊
登入
| 最新消息
2020/6/24
端午佳節愉快!!
端午節是東亞文化圈的傳統節日,定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後在中國演化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春、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龍的節日,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雖然中國的端午節常視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但不少習俗在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學者如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認為這個習俗可能起源自吳越族[2]。如果從時間和史籍上考證,則首推紀念伍子胥說,最直接的記載是東漢曹娥碑上的記載的當地鄉民五月紀念伍子胥的活動:「漢安二年五月 時迎伍君 逆濤而上 為水所淹...」[3],以及據吳越春秋中的第五章-夫差內傳所記述,伍子胥是被夫差賜屬鏤之劍自殺後,用鴟夷之器(一種革制酒器)裹了軀體投入江中[4],這與粽子的形象特別符合。伍子胥在吳越也被視為濤神。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通常來說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也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即現在的粽子),投到江裏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劃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點此看其他新聞...
| 最新課程
2025/7/10
防火管理人初訓
428
台中
2025/7/22
防火管理人複訓
548
台中
2025/8/6
防火管理人複訓
549
台中
2025/8/7
防火管理人初訓
429
台中
點此下載紙本報名表
各地區班級介紹
台中
-
中華電信台中訓練分所
桃園
-
桃園分事所
新竹
-
新竹工業區服務中心
南投
-
南投縣草屯國小
雲林
-
雲林科技工業服務中心
台南
-
台南市訓練中心
高雄
-
大發工業局服務中心
高雄
-
中華電信高雄訓練所
台東
-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屏東
-
恆春鎮農會
1
2